——金华天堂林雨茶农专业合作社巡礼
吴双春(左)和吴志华(右)与本文章作者合影
莺飞草长的五月,我们来到婺城天堂林雨有机茶专业合作社。接待我们的是理事长吴双春(逍华)先生。刚进而立之年的吴先生,可谓品茗行家,谈起茶道如数家珍。我们一行在吴先生的办公室一边品尝有机举岩茶一边观赏他的茶艺,清凉的季风带着婺城清晨特有的雾气不时从窗外吹来,像是顽皮的孩子嬉闹着要我们到茶山去看个究竟。
离城十公里,我们驱车来到浙江著名旅游风景区仙源湖边。这里青山倒影,碧波荡漾,穿过茂密的森林,听着山泉淙淙。抬级而上,我们来到了天堂林雨茶叶基地,站在海拔1500多米高的茶山,极目远眺,峰峦叠嶂,绿茶万倾,在裹着上岚的山腰之上,那一簇簇墨绿色冠似蘑菇的茶树象是一列列蓄势待发的运动健儿……据吴先生介绍金华地区有茶山40多万亩,过去由于没有规范生产、加工,茶农种茶的经济效益很低,加之信息不畅,茶农种茶基本是靠天收,成立有机茶专业合作社后,社员按合作社技术人员指导统一生产、统一加工、统一品牌、集中销售,茶农经济效益得到了显著提高,到目前为止,入会社员达到5000多户,每户年增收3000多元。
2004年4月,天堂林雨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吸收为“团体会员”,其系列产品于2004年9月被农业部指派作为中国有机茶唯一代表,参加了澳大利亚举办的第二十四届食品饮料博览会,并获大奖。
回顾过去,吴先生借用毛泽东诗词里面的一句,不无感慨地说——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吴先生出生于商贩之家,从小耳渲目染经商之道,由于当时家庭不宽裕,为了生计,吴双春16——17岁就开始做小商贩。这是容易被人忽略的一段经历,但正是这段经历让吴双春积累了最基本的营销经验。他脑子灵活,人也勤快。他先是把外面的日用百货批到山里来卖,后来,他又发现山里的茶叶到了城里很受欢迎。勤劳的村民们,种植了各种经济作物,特别是婺城区特有的山茶,品质优良,却因为信息闭塞卖不出应有的价格。吴双春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渐渐地他开始明白,农民不是缺乏资源,而是缺乏将自己的产品销售出去的经验与途径。于是,一定要将农民的好产品销售出去,带领农民走向致富之路的梦想开始植入吴双春的心里,他开始在实践中探索。办毛茶加工厂,为当地农民销毛茶,将加工好的毛茶销往杭州、上海等市场,其间经历了太多的磨难,但收效甚微。
从此,吴双春就做起了贩茶叶的生意,他一边卖百货,一边收茶叶,渐渐积累了一些资本,在城里开起了茶庄,后来由于当地竞争太激烈,他首先想到走出去,在外地拓展市场。
北方几乎不产茶,茶叶一般都是从南方引入。在朋友的引荐下,1995年,他带着两千斤家乡的茶叶来到了大连,开起了茶庄,为自己家乡茶叶拓宽销路。也正是这段时候,让他更深入地了解到了茶叶的销售前景。他的梦想也在悄悄改变,变得更大:家乡的茶叶不仅要销售往中国各地,还应该销往国外,他要创建属于自己的品牌。
通过反复考察,他发现我国北方城市没有茶庄(既茶叶专卖店),他选择东北重镇大连作为第一个据点。1996年,他毅然从金华来到大连。那时,北方人对茶这一功能性饮料还不够了解,他们经营的品种也比较单一,主要是茉莉花茶,通过长期的宣传和周到细致的服务,茶社的人气逐渐兴旺。到2003年,吴双春的茶庄在大连已开到十家,花茶的销售已达到了顶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茶的逐渐了解,由于花茶传统生产工艺自身的缺陷,譬如茉莉花在生长期间,需要用大量的农药来驱除虫害,因此,花茶一般农药残留物都超标,加之花茶窨制过程也很难达到卫生标准。2003年后,花茶销售成下降趋势。
吴双春早已察觉到销售的变化,他果断采取措施,用南方的红茶、绿茶、普洱茶优质名茶,逐步取代花茶的供销市场。2004年在金华政府的邀请下,他回到了阔别10年的故乡,见到了曾经相识的茶农。他发现,他们生活条件与10年前相比还没有多大变化,而自己已经成为拥有一定资产的企业老板,看着淳朴的茶农,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帮助茶农走出困境,尽快致富。
2004年3月,吴双春发起并成立了以生产有机茶为主体的专业合作社—— 天堂林雨有机茶专业合作社。并以500亩茶园作为基地,种植有机茶,当年就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为了满足市场的供应需求,扩大茶叶种植量。回到大连后,吴双春变卖了所有茶庄,准备筹集资金,回金华扩大基地规模,并开发更多的品种,以供给日益扩大的销售市场,同时,还与当地银行达成意向,吴双春信心百倍地回到了金华。
由于步伐过快,合作社需要大量投入资金,吴双春回忆说:朋友事先承诺给我借500万元,却一直没能到位,我只有到处借贷,多则10到20万,少则万而八千,回想当时艰难的情景,我现在还感到后怕。但困难阻止不了径直向前的脚步。吴双春挺过来了,他带领他的社员,从小规模试种到大规模扩张,从绿色茶饮到天然有机茶,从婺城一隅到大连,到全国十几个省市,他们遭遇的坎坷可想而知,当然,他们也有他们的乐趣,吴双春打趣地说:
战地黄花分外香
大连这座依山傍水的海滨城市,给人太多的诱惑与感悟,她娇而不媚,精致而不小气。90年代中期,大连正处在建设开发阶段,环境并没有现在这样优美。对于一个外来仔,开始大连并不欢迎。但吴双春自有吴双春的营销方法,他待人热情,能言善辩,对顾客的消费心理把握到位,能在较短时间内把顾客的愿望与自己的营销理念相揉合,以达到既使顾客满意,又能达到销售茶叶的目的。
2005年4月27日,对于吴双春来说应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他作为法定代表人,经资源整合注册成立了金华市天堂林雨有机茶专业合作社,这是2005年浙江省率先在全国试点推行的全国首家具有法人资格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是金华市农户首次以法人身份进入市场,它赋予了农户市场经济主体资格和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权利,大大增强了入社农户的抗风险能力。
目前,有机茶基地遍及婺城区的箬阳、岭上、雅畈等三镇一乡。合作社拥有了对外贸易自营进出口权,还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产品在国内很受消费者青睐,已经远销法国、沙特、美国等国家。
通过勤奋扎实,卓有成效的工作,凭借其诚信可靠的信誉以及优异的产品品质,“天堂林雨”牌有机茶得到了市场及消费者的广泛认同。然而吴双春并不满足于此,他总结了多年茶叶经营经验,发现浙江省传统以生产绿茶为主,近年来,秋天绿茶价格偏低,市场滞销,茶农收益大减,但因乌龙茶口感醇厚,香气浓郁,经久耐泡,消费市场日益扩大,且乌龙茶以秋茶产品具有味浓耐存的特点,秋天乌龙茶售价更高。于是, 2006年4月,在同行业人士惊讶和质疑中首开先河,引进了一条乌龙茶生产线和乌龙茶加工技术,聘请了福建专业生产乌龙茶的技术师傅。5月初乌龙茶生产上市获得成功。乌龙茶的生产,改变了基地茶农只生产春茶,秋茶资源浪费的局面,填补了金华乌龙茶生产的空白,带动金华市40万亩茶园秋茶加工的新局面。仅2006年合作社就使近500户茶农每户增加收入2000多元,有效地带动了婺城区特色经济的发展。
同年,吴双春又以环保健康、天然方便的理念开发出了供火车、轮船、旅行社、酒店、宾馆、写字楼等销售的方便杯茶,属国内国际首创,并已申办了专利:200730145960.8和200720147621.8,现已成功上市。方便杯茶因其便携、卫生,填补了出行在外携带茶具繁琐的空缺,弥补了茶饮料的茶味失真的缺陷。该产品的成功上市将会让茶叶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不仅使合作社基地茶农增收,还将改写全国茶叶生产经营的新篇章,引领茶饮消费新概念,扩大了中国茶叶消费市场。
在经营过程中,吴双春不断地学习茶文化。吴言生教授曾借茶说蝉把茶的品位、茶的精神、茶的体验阐述得淋漓尽致,吴教授说:中国文化中,把饮酒叫醉乡,也就是醉的世界。把饮茶叫做醒乡,也就是清醒的世界,从醉乡到醒乡也就是从烦恼到觉悟。人们应该不难选择。中国茶圣陆羽曾用四个字概括茶的精髓。那就是“精行俭德”。当代佛门高僧净慧长者则提出“正清和雅”四个字,千利休大师提出的是“和敬清寂”,智者所总结的茶理,概括起来有三点,一是使内心的对立观念调和、化解。二是在茶道中对任何事物都保持一种尊敬的态度,一丝不苟的做好每一件事情。保持内心的宁静,遇事从容不迫,吴双春把这些茶道中的精神都学以致用。很快在大连打开了局面,并在大连找到了自己心爱的伴侣。
在谈到事业与家庭时,吴双春颇为自得的改用大诗人流沙河的诗来回答记者:
七年前
一位姑娘微笑着站在我面前
欲言又无语
七年后的今天
她成了我的夫人
怎么感谢你呵
大连
物质社会是喧嚣、浮躁、功利短视的,通过品茗,无疑让人镇定、从容,从而达到祥和、宁静以致远。
“在事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因为知识、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的影响,我越来越感觉到难以超越自我,更难以上新台阶,在我进退难舍的时候,志华叔(吴志华老先生)来到我身边,他给了我很大的补宜。在把握方向上,他的远见卓识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与鼓励,在待人接物上,他永远是我的榜样。”吴双春如是说。